治疗:
用《傅山男女科》方加减:
处方:当归、白芍各90克,陈皮、柴胡各15克,羌活、秦艽、白芥子(炒研)、半夏各9克,附子3克,上原方加生芪120克益气运血,加桂枝尖15克载药直达病所。再加止痉散(全虫3克、蜈蚣4条)研粉冲服入络搜剔,更加桃仁、红花、地龙活血通经。
煎服法:患者海量,令水与黄酒各半煎之,热服取汁,以开表闭,逐寒凝,3剂(黄酒需要质量好的,20元以上为佳)。
效果:服第一剂后得微汗,当夜安然入睡,次日顿觉大为松动,数月来开始穿衣不需人助。不料,服第2剂后,竟暴泻粘稠便10余次,而臂痛亦减轻十之八九。因畏泻,剩一剂隔几日才服,据云服后又腹痛作泻5~6次,右肩上举、后展已如常人。
方证:肩周炎表现,伴怕风、易出汗、口苦,脉有力。
若上证,脉无力,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。
注意事项:
a.若病人疼痛明显,口渴不明显,加大白芍用量(30-60g),与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。若疼痛比较不明显,口渴,加大天花粉用量(12-30g)。
b.于关节疼痛类的治疗,要注意阴虚,特别是一些瘦人,平时易口干,舌苔也不怎么湿润的,这种情况注意加天花粉或加大白芍的用量。有时候吃了药疼痛加重,往往都是阴虚的原因。
c.肩周炎的引经药,桑枝,引到手臂;手臂疼痛、手指肿胀用天仙藤,这两个药效果比较确切。
d.肩周炎与颈椎病一样需要发汗,用微汗三法。(1.服药后喝热水或热粥,2.盖被蒙头,3.前面两法不出汗缩短服药时间再服)
e.注意与心梗和心绞痛鉴别,别误诊,若持续疼痛超过2天以上的一般不考虑心梗和心绞痛。
二、肩周炎痰证类型——指迷茯苓丸
诊断指征:
①肩部粘连的就可以用指迷茯苓丸
②肩周炎症状,舌苔厚腻——指迷茯苓丸
③肩周疼痛,左右肩膀交换疼痛的——指迷茯苓丸
注意事项:运用指迷茯苓丸半夏的量要大,在颈椎病里讲过,舌苔厚是痰,要靠半夏化痰。指迷茯苓丸:茯苓30 半夏30 枳壳15 生姜15 元明粉10
曾荣修先生用桂枝汤加减治疗肩臂疼医案:
刘某某,50岁,1982年2月9日初诊:右肩臂痛半月,上举反后反困难, 脉缓苔白
证属于:营卫不调、寒凝经络
治宜调和营卫兼和血通络。
方药桂枝汤加当归10g川芎10g二付
1982年2月18日二诊 痛好转,上举及后反均好转,原方二付
公众号文。本网站在微信公众号经方学习录发布的文章,会不定时的转录到本网站,为了便于查找,以公众号文放在在经方家栏目下的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