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|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

聊聊面瘫外治法和内治法的理法方药及偏方

出自当代公众号文相关的经方为《桂枝汤
中医的中风有中经中络中腑中脏四大证之别,面瘫属于中络,病因主要是风寒直中经络,寒收缩、热膨胀,经络受风邪袭击,受袭之面部必然经络收缩,如右脸受袭,右脸经络收缩,口角必向右斜,左侧口角受牵引必驰张。有关治疗方法学习如下:
一、通常的治法中药用内服牵正散。
处方:由白附子、僵蚕、全蝎,等分,生用为末。

功能主治: 治中风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。

用法用量: 热酒调下,不拘时服。服二钱。

摘录: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另 宋·《杨氏家藏方》:牵正散 用量为一钱。

二、河南开封的何传义老师有家传的三棱针放血加中药外敷治面瘫 

    治理方法:三棱针挑刺放血前先让病人用1: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,然后用0.1%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待挑刺的黏膜区。

挑刺部位及方法:在患侧颊黏膜咬合线上下,约0.5厘米的水平线上各选3个点,相当于第二磨牙处,各点间相距1厘米~1.5厘米,共6个挑刺点,挑刺时嘱病人张大口,左手垫一块消毒纱布将患侧颊部扯起,使挑刺部位充分暴露,右手持三棱针,以雀啄式由浅入深逐一挑刺各点,挑刺深度约2毫米~3毫米,使其略出血,术后嘱病人用1: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,必要时口服抗生素,以防感染。

贴敷中药及部位:取中药“四白散”(家传方,由白芥子、白僵蚕、白附子、蕲蛇、麝香各等量,研后用陈醋调和而成),贴敷于地仓穴、颊车穴、牵正穴、翳风穴、太阳穴、阳白穴位处,然后用胶布固定,8小时左右取下,此时局部皮肤变为紫黑色或起水泡,可按轻度烫伤处理,愈后不留疤痕和色素沉着,每2周挑刺、贴敷1次,症状轻、时间较短者1次治愈,病程长者一般3~5次可治愈。

三:偏方

    单味槐树皮,打成粉,再用纱布或纸巾包上一点,塞到鼻孔里面,治疗面瘫有奇效,古书上也有介绍用皂角打粉塞到鼻孔里治疗面瘫的,缺点是非常刺鼻,一塞到鼻孔里,人就打喷嚏,把药包喷出来,需要重复做,太麻烦。来源于《任之堂中药讲记》,详细内容可以参见《任之堂中药讲记》。

四:倪海厦的经验

     先健侧,后患侧(不能闭眼的一侧),扎健侧的穴位前,先扎对侧的合谷穴,然后再扎健侧,地仓透颊车,地仓透颊车穴,透过去,左右捻捻针,平补平泻即可。那合谷扎完,另一边用透针,可以再针太阳经, 瞳子髎,这扎完二十分钟。病在左边要扎右边,早上中风,扎健侧完了,再扎患侧,等脸正了以后,还要结尾,要针人中、承浆,这样有固定作用,不要还是歪的,就把它固定住了, 要等他慢慢变回来,再去固定它。 

五、曾荣修先生经验

   面瘫由于是风寒首先袭表,营卫失调,无论是采取牵正散也好,三菱针放血或者是偏方也罢,桂枝汤的使用必不可少,又人体左侧属阴,右则属阳,阴者血,阳者气,左边重的话,桂枝汤加当归,右边重的话(正气必虚)桂枝汤加黄芪。

公众号文

本网站在微信公众号经方学习录发布的文章,会不定时的转录到本网站,为了便于查找,以公众号文放在在经方家栏目下的分类...

公众号文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