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黄汤入太阳经则发汗,走膀胱腑则利尿; 又如,用麻黄附子细辛汤,入少阴经则助阳发汗;走少阴心则调脉安神;《灵枢•经脉》篇与《灵枢•别脉》篇:诸经脉通于腑,散于脏,经之与脏腑 有经脉相通,相互调节。例如,足太阳膀胱经,其别脉,一支在牴骨下五寸处进入肛门, 向内连属膀胱,散之于肾,故麻黄汤走腑则利尿;反之,太阳病误用寒凉,经病及腑则尴闭。
案一:小便失禁
刘x x,女性,48岁,工人,1987年8月6日初诊。自诉:素有“肾囊肿”,近半年来小便渐渐失禁,曾三次求诊于专家门诊,一医补肾,一医温阳,一医固涩,药后不但不减轻,病情日渐加重。暑夏之时,患者不垫尿布则羞怯无法岀门,真是病苦不堪; 饮食、睡眠俱佳,腰不痛,腿不软,余无其他不适;诊其六脉缓而有力,舌苔薄白,舌质红润。系膀胱气化失司,不约而病遗失禁。试以调经治腑,方选葛根汤。葛根30g,麻黄10g,桂枝10g,白芍10g,生姜10g,甘草6g,大枣6枚。5剂,每日1剂。
二诊:进上药5剂,无汗出而尿多,小便失禁之疾已愈大半,白天不垫尿布也敢上街 买菜,唯走路快时仍遗出尿液,但量很少。效不更方,上方加白薇15g,助阴化气,使膀 胱约束有权,再进5剂。
三诊:共服葛根汤10剂,小便失禁已愈。停药观察,并予五子衍宗丸20丸,每日一 丸口服,补肾气以善其后。
案二:小便淋漓
王x x ,男性,67岁,工人,病历号196333o患者一年前患中风,左侧偏枯,在门诊积极治疗,针药并用,偏枯肢体基本恢复, 唯有拿细小物体时尚欠自如。近两周来,无故岀现小便淋漓自遗,每有尿感,未及登厕, 已尽遗裤裆,纳可,寐佳;六脉弦,舌苔稍腻,质润泽。系风中于经络,余邪未净,膀胱约束失调。试以治经调腑,方选葛根汤。 -葛根30g,麻黄10g,桂枝10g,白芍10g,生姜10g,甘草6g,大枣3枚。5剂,每日1剂,水煎服。
二诊:进上药5剂,小便已能自控,不再淋漓自遗。效不更方,继以上方加生龙牡各 30g,再进5剂,以观后效;药后,若不遗则停药,恐辛散太过引动内风。
三诊:正如所料,进药10剂,其病若失。予自拟“兰珠丸”,活血通络以善其后。
案三:小儿遗尿
郭x,女性,12岁,学生。其母代诉:小女3岁起病遗尿,初以为其小,7岁时开始治疗,体针、药、耳针都未 能见效,每晚虽闹钟声声,照遗不误。她自己怕夜遗,每睡前心情倍加紧张,怕熟睡而 难醒,但一着枕则雷鸣难知,余无其他不适;脉沉缓,舌苔薄白,舌质红润有津。经云:“膀胱不约为遗溺。”试以调经以治腑,方用葛根汤。葛根15g,麻黄6g,桂枝6g,白芍6g,生姜6g,甘草3g,大枣5枚,白薇10g。6剂,每日1剂,水煎服。
二诊:其母代诉:服前3剂夜间仍遗尿,后3剂服后,睡眠不再那么深沉,有尿感马 上能起来撒尿,所以没尿床。守方再治,再予6剂。
三诊:来院抄方2次,先后共服24剂,遗尿已止。为巩固疗效,予金匮肾气丸20 丸,每日2丸,早晚分服,补肾以助膀胱气化。
以上医均是高齐民先生医案,高齐民先生依据经脉连腑络脏、经脉通脏腑、脏腑经气通十二经之理,结合临床实践,以治经而腑病先愈,提出“腑病从经论治”的理论。
公众号文。本网站在微信公众号经方学习录发布的文章,会不定时的转录到本网站,为了便于查找,以公众号文放在在经方家栏目下的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