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齐民先生治疗带状疱疹经验及医案
高先生治疗带状疱疹常用“火烧赤壁法”及四味大发散加减治疗。
带状疱疹初起,如油烫火燎,疼痛之状难以言表,痛处不可触摸。在国内,常规治法是清热解毒,外用酒精雄黄。 因疱疹属寒,用寒凉之品只会助其嚣张气焰。高先生其道而行之,用火烧法,火焰消失, 疼痛立止,疱疹也就慢慢消失。
“火烧赤壁法”:将优质棉一小团撕成蝉衣状,量疱疹大小,取一块,放在皮肤最疼处,用火一点, 一秒多钟,棉即变成灰,皮肤烧处略红,治疗即结束。若疱疹面积很大,只选择火烧火燎最疼处烧之;疱疹严重的,可选多处、多次火烧。无任何副作用。
案例一 赵松健,男,50岁,北京电视台工作人员,2009年10月5日初诊。近1周来头部两侧起疹,疼不可触,自服消炎药无效,去医院检查为带状疱疹,上门求治。诊其六脉平和,舌苔薄白,此病毒属寒。因在发际之中,无法用“火烧赤壁”法,只能温药暖之,当用四味大发散加吴茱萸。麻黄5g,细辛3g,蔓荆子9g,藁本9g,老姜30g,吴萸6go 5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虎年春节前来拜年,说吃5副,疱疹痊愈。
案例二 何毓勇,女,76岁,退休干部,2009年12月5日初诊。自诉两侧耳后起带状疱疹,疼不可忍,痛时如火烧感。去医院,大夫只开了点消炎药,无效,登门求诊。六脉沉,舌苔薄白”无阳性体征,系“陈寒外束”少阳经脉,予四味大发散加味。麻黄5g,细辛3g,藁本9g,蔓荆子9g,老姜30g,柴胡9g。5副。一周后来电:带状疱疹已愈,特致感谢。以上两例带状疱疹都发在耳后,少阳经脉所过,虽有红肿疼热,不属阳证、热毒证, 属“陈寒外束”。带状疱疹、眼角膜炎病毒都属寒,故用四味大发散治之,都取良效。这只是个人一点看法,有待进一步验证。
案例三 贾咏焕,女,48岁,通州人,2008年9月20日初诊。自诉颈部、肩部起带状疱疹,灼痛而痒,有蔓延之势,口干欲饮,为外寒里热之象, 予宋老之“三两三”,去当归之温燥,加清热之品。生黄芪30g,银花30g,生甘草10g,草河车15g,蒲公英15g,马齿苋30g,地丁12g, 粉葛根30g。7副,水煎服。二诊:自诉服头1副药,颈部疱疹马上松了很多,且疼痛大为减轻;6副吃完,疱疹 开始结痂收敛,不再发展。效不更方,再予6副收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