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|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

泽泻汤典型医案

出自当代公众号文相关的经方为《泽泻汤
医案1 王三虎教授《经方人生医案》
我在西京医院中医科上门诊的时候才三十岁出头,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教师头晕,经常找我看病,始终不得要领,效果不明显,有一次我看到她舌体胖,这个主症让我想起张仲景的“心下有支饮,其人苦冒眩,泽泻汤主之”​。为了验证是不是这样我就直接用了泽泻汤,泽泻30克,白术12克。泽泻汤用了3副以后,效果特别明显,这是经方带来的惊喜。自从我认识了泽泻汤之后,便把它用于好多病,尤其是脑瘤,我一般是用温胆汤合泽泻汤,升清阳、降浊阴、化痰湿,效果可靠。
医案2(曹颖甫:《经方实验录》医案
管右,住南阳桥花场。9月1日初诊。咳吐沫,业经多年,时冒眩,冒则呕吐,大便燥,小溲少,咳则胸满,此为支饮,宜泽泻汤。泽泻40克生白术18克。服之1剂,既觉小溲畅行,而咳嗽大平。续服5剂,其冬竟得安度。(曹颖甫:《经方实验录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1979年3月)
医案3刘渡舟医案
1967年在湖北潜江县,治一朱姓患者,男,50岁,因病退休在家,患病已两载,百般治疗无效。其所患之病,为头目冒眩,终日昏昏沉沉,如在云雾之中。且两眼懒睁,两手发颤,不能握笔写字,颇以为苦。切其脉弦而软,视其舌胖大异常,苔呈白滑,而根部略腻。辨证:此证为泽泻汤的冒眩证。因心下有支饮,则心阳被遏,不能上煦于头,故见头冒目眩;正虚有饮,阳不充于筋脉,则两手发颤;阳气被遏,饮邪上冒,所以精神不振,懒于睁眼。至于舌大脉弦,无非是支饮之象。治法:渗利饮邪,兼崇脾气。方药:泽泻24克白术12克。患者服药后的情况,说来亦颇耐人寻味。他服第一煎,因未见任何反应,乃语其家属曰:此方药仅两味,吾早已虑其 无 效,今果然矣。孰料第二煎服后,复杯未久,顿觉周身与前胸后背絷絷汗出,以手拭汗而有粘感,此时身体变爽,如释重负,头清目亮,冒眩立减。又服 2剂,继续又出些小汗,其病从此而告愈。(刘渡舟医案,录自《中医杂志》9:17,1980)

公众号文

本网站在微信公众号经方学习录发布的文章,会不定时的转录到本网站,为了便于查找,以公众号文放在在经方家栏目下的分类...

公众号文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