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|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

附子越补越寒?怕冷别乱吃!使用不当反伤身

出自当代公众号文相关的经方为《

  患者怕冷,用大辛大热温补的方法效果不好,这种情况很常见,还有相反的例子,患者是温病,用凉药一直解决不了问题,不少医者一根筋不撞南墙不回头,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。

  这种情况,一般会把它归结为真寒假热或者说真热假寒,针对这种情况,在临床中,灵活的医者往往会在前几剂药物反应不好的时候,改变方向扭转局面,倪海厦先生在讲课中就讲了他临床中遇到的几个病例,采取这种办法解决的,理论上,他用太极理论来解释,寒极而热,热极而寒。对于温病,赵绍琴先生讲课中也讲,温病一开始不要用凉药,他讲了他的父辈给他讲的道理,对于一间闷热的屋子,里面放冰块的效果,远不如,开前后窗,通风,起到的效果好,一句话,要开窗,使热散开,不至于郁住。

  遇到这类患者,使用四逆汤类方不效的时候,可以考虑使用四逆散,如果效果不佳或者不明显时候,用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的新加升降散。

  李士懋老先生早期没有接触到赵绍琴先生的“开窗”理论,用他自己的话说,误治者很多,后来他看到赵绍琴先生“论火郁”一文才恍然大悟,有些冷是“郁热”,并在此认识下治疗了很多患者,并且写了一本书《火郁发之》治的认真学习。现将新加升降散方剂组成及赵先生的经验记录如下:原方剂组成为:白僵蚕2钱(6克),酒炒全蝉蜕1钱(3克),广姜黄3钱(9克)(去皮),生大黄4钱(12克)共为细末,用黄酒1盅、蜂蜜5钱(15克)调匀冷服。赵绍琴先生常用新加升降散治火郁之证,多针对其火郁之因,灵活加减,如: 因外邪袭表而致火郁不发者,加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牛蒡子、防风、苏叶之类;因气滞而致火郁者,加柴胡、川楝子、旋复花、陈皮、香附之类;因血瘀而致火郁者,加丹皮、赤芍、茜草、紫草、白头翁之类;因痰湿而致火郁者,加半夏、瓜蒌皮、菖蒲、茯苓、冬瓜皮、炒防风之类;因食滞而致火郁者,加鸡内金、焦山楂、焦神曲、焦麦芽、莱菔子之类;若火郁特甚者,可于方中加黄连、黄芩、栀子等苦寒清泄之品;若郁火灼津而见津亏液耗之象者,加芦根、茅根、沙参、麦冬等味。赵老认为治火郁又需酌加风药,如防风、荆芥穗、苏叶等,以风药行气开郁,调畅气机,通达腠理而发其郁火也。

公众号文

本网站在微信公众号经方学习录发布的文章,会不定时的转录到本网站,为了便于查找,以公众号文放在在经方家栏目下的分类...

公众号文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