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|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

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致痉。

出自痉湿暍病脉证治相关的经方为《
()

经方家讲条辩(胡希恕胡老为主)

倪海厦:
也就是表汗流太多,有的时候出汗的原因是小孩子太皮,还有医生开的发汗药开太强造成的。比如说你看到一位小孩子生病,一看: 「老师,他是葛根汤证。」结果你把葛根汤的葛根、麻黄、桂枝开的很强、你忘了开生姜、甘草、大枣。这一剂下去以后就开始抽筋,晚 上像开始发癫痫一样,整个身体都角弓反张起来,这是你造成的痉病, 发汗不能太过。所以说我们在开给病人吃发汗药的时候,张仲景特别 提醒说:『不要尽剂』就是你第一碗喝下去:「嗯,没感觉。」再喝第 二碗。「嗯,发汗了!」就停下来,不要再喝了。老妈妈舍不得药,认 为倒掉太可惜了于是:「反正中药温和无所谓嘛!」于是就喝下去,结 果发痉,害我们更忙,因为津液伤到了。「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致 痉。」就是我们在伤寒论介绍过的真武汤证。发汗太多的话,就是真 武汤证。如果发汗太多还没有成痉:「老师,我开麻黄桂枝下去,病 人发汗很多但还没有成痉。」这时候赶快用桂枝加附子汤,就是桂枝 汤加炮附子来收表,如果已经变成痉病,就很危险了,赶快用真武汤。 如果是『发热必拘急』,手脚都筋挛起来,痉病已经成形了,这时候 就是附子汤证。诸多此类的痉都是因为津液枯竭造成的。所谓痉的症 状,就是抽筋,整个身体都拘挛起来,然后病人整个身体向后弯过去, 胸腔张的很大,肚子整个凹下去,然后嘴巴咬得很紧,眼睛往上吊, 这就是痉。
胡希恕:
太阳病不一定就是痉。发汗太多,如果表再不解,热不去,而津液虚枯燥,它就要致痉,这个痉就是肌肉痉挛,肌肉痉挛就是肌不和而发生痉挛,它就要搐。肌肉痉挛当柔痉讲,由于津液虚,组织肌肉枯燥,肌肉失和而发生这种关系。它是由于组织枯燥发生的,再有热毒,它就要搐。发汗太多,因致痉,也就是说津液丧失,如果由表证发汗,它就要发生柔痉。
连建伟:
本条讲痉病跟误汗、汗出太多有关系。因为痉病要动风,出现项背强急、角弓反张。​“太阳病”,就是外感病,如果汗出太多,就伤了人体的阴津,筋脉就会失养。因为“汗血同源”,汗出太多以致阴血亏损,阴血亏损后则筋脉失养,就造成了“痉”​。所以说“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致痉”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