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海厦:
有些人每天都在烧艾绒,看艾草没有烧完就让它继续烧,只是为 了节省一点不要浪费,暴殄天物,结果因此起了一个灸疮。在这种状 况之下发生痉病,就很难治,所以一旦有灸疮就要赶快把它弄好。如 果得到痉病又同时『灸疮』,就很『难治』。张仲景这里没有出方,后 世很多医生就想到很多方子。有灸疮或者是疮家发高热时,我们要如 何才能把高热退掉?还有脑膜炎到了后期西医都束手无策时,此时中 医该怎么做呢?我们刚才讲过,痉病本身的成因就是因为血管里面的 水份不够造成的。发痉的时候病人角弓反张,全身拘急起来,根本无 法抓住病人。如果你是西医,在这个时候硬替他打点滴进去,葡萄糖 注射液在这个时候产生效果,一下子把血里面的水补足了。虽然不是 从肠胃进去,但是补足之后,体温就退了。可是西医往往在这种状况 下,他是没有办法替病家打葡萄糖,因为病人会乱动,手足燥扰,只 能眼看着他死掉。所以大家要记得,如果你有葡萄糖在旁边,你又知 道他是津液伤到了,才会发高热『但热不寒』,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将 葡萄糖打进去也是好的,做为急救用有何不可。还有一种方法,就是 遇到有灸疮的人,过去一些医家有的用蝉衣。明末清初一个名医,姓 傅,叫做傅青主,在他的方剂里面,「男人科」,专门看男人的那种病。 过去医家有分科,男人科里面有一个方子,就是用蝉衣还有黄酒。蝉 就是我们的「知了」,你收集一堆,拿个一钱左右,不要生病的时候 再去收集,中药行就有得买。你把它的头和足去掉,只留身体就可以了,把它磨碎以后,跟黄酒两碗混合在一起,不要掺水,然后煮成一 碗,这个时候一口气喝下去。此时病人发汗很奇怪,这两个药在身体 里面时,脑膜炎的高熟就会退掉,这是专门用在疮家又得到痉病时, 像小孩子有时候头或身上长有疖子,也是一种疮家。本来要给病人发 汗,结果一看「唉唷!疮家不可汗!」而病人已经在发痉了,此时再 给他发汗药是不是更痉?这个时候我们就用这个方剂。孩子在发汗出 来后热会退掉,汗出来时摸他全身,会有黏答答的感觉。如果是打点 滴来退热的话,就会从背后一直到脚上面,整个发起白白一粒一粒的 疹子,摸上去感觉很粗糙,大概点滴打两个小时以后也会有这种现象, 热就退掉了,脑膜炎病毒都跑出来,跑到皮肤表面上来。
胡希恕:
这一段很不好解释,这在《伤寒论》里讲得很明白,这是冲着柔痉说的,在《伤寒论》中有这么一段,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了,“微数之脉,慎不可灸”,就是灸了虚热人的脉。太阳中风,脉浮而弱,虽然有热,脉数,它也必缓弱,比太阳中风的脉还缓弱,就是微,如果虚有热,你更不能用灸,这种用灸,以火助邪,这(《伤寒论》)书讲得非常好,“火气虽微,内攻有力,焦骨伤筋,血难复也”。这种痉是津液虚,津液恢复,这种痉(柔痉)才能好。所以,假设有灸疮,这种痉是虚热的病被灸了,所以才痉,这种痉很难恢复,治更不好治了。
连建伟:
痉病患者往往津液不足.筋脉失养,患者又有灸疮,灸过以后,往往就形成一个疮,会流脓、流血水。流脓、流血水是耗伤阴津的,所以得了痉病又有灸疮的人,津液耗损就比较严重,故“难治”。张仲景认为患了疮,不管是痈疽疮疡还是灸疮,都是伤津的。
仲景之湿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》
太阳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》
太阳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》
太阳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