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病,无汗而小便反少,气上冲胸,口噤不得语,欲作刚痉,葛根汤主之。。。痉湿暍病脉证治。
胡希恕:
葛根汤方
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(去节) 桂枝二两(去皮)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(炙) 生姜三两(切) 大枣十二枚上七味㕮咀,以水七升,先煮麻黄、葛根,减二升,去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覆取微似汗,不须啜粥,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。
这个与前段对照看就好了,这个讲得很清楚,上段说的是柔痉的治疗,这一段说的是刚痉的治疗。
太阳病,无汗”,这个“无汗”,人体内水分的排出不外乎这(三种渠道),不是由小便就是由皮肤,再不然就是由肺脏呼吸器官。那一般无汗,小便应该多。人这个水的排泄,一刻也不能停,这一段讲小便少,“小便反少”,不应该小便少,所以说小便反少。为什么小便少呢?底下就有了,“气上冲胸”,我们刚才讲的,它是由于气上冲,这个水与气上冲,是往上的,不往下,所以“小便反少”,这样一来水分都跑到上体部去了。“口噤不得语”,就是上面说的口噤,不能说话了,牙关紧啦,说不出话了,这马上就要背弓反张了,“欲作刚痉”。那么发生刚痉,和欲作刚痉这个期间,都要用葛根汤。
葛根汤解这种肌,它与桂枝汤的解肌是不一样的,葛根这种药,它是湿热使得肌肉不和而发生痉挛,所以它是发挥这种(治疗)作用。那么这个方剂(葛根汤)呢?也是以桂枝汤为主,桂枝主要是气上冲,所以我说药物需要研究,就是这个道理,古人就说它热得不得了,散风散寒,其实主要的就是气上冲,它是发汗药,但发汗的力量不大。这个方剂也是以桂枝汤为主,它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,由于没有汗,加麻黄,由于项背强,加葛根。那么有汗呢?不用麻黄,用桂枝汤加葛根也行,那只是项背强。要是全身性的项背强,桂枝汤再加葛根是不够的。它主要是表不解,气上冲得厉害,这个水分都在上面,所以麻黄这个东西发汗祛水,它一发汗,水也撤了,表也解了,气不上冲了,肚子马上稍稍胀一些,那痉就好了。它这个治疗与桂枝汤加瓜蒌根是两种。那么桂枝汤主什么东西,如果有时间要好好研究。我怕是来不及了,我打算写这个东西来的,但是精神不行了,感觉时间不够用了。你们要留心,平常用药确实要好好研究。
破伤风就说是痉病,你不能再说(病因)是“风”了,事实证明现在医院对产妇开窗户开门,要是真是风邪的问题,那(谁也)跑不了,现在小孩子都抱到外头见见风。而以前连一般的大夫都认为是“风”,就叫搐风。这个(风的观念)就是错。刚痉、柔痉这是客观事实,在治疗上古人也通过实践做了结论,柔痉用桂枝汤加瓜蒌根,刚痉用葛根汤就行,不但现在行,未来还行,这是客观存在的。若说它是风,现在我们经过证明不是(风),不是就是不是嘛,你还讲是(风)干什么呢?这中医怎么还能进步呀!所以这是一个大问题,太教条化了,也影响咱们进步。不是古人说的都对,他不对就是不对,他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、科学水平,现在你不能这么来看。
倪海厦:
前段说的是有汗,就是表虚掉了,所以我们必须用栝蒌桂枝汤去 解。现在是无汗,没有汗的时候,小便反少。我刚刚讲过,如果一个 人没有汗,小便很多。你说:「老师啊!我的体质很奇怪喔,我就是 长年不出汗。」「你小便多吗?」「我一天十几次小便。」这就与流汗是 一样的,汗水跟小便是同源。如果小便也少了,又没有汗,这个热是 不是就闷在身体里面呢?于是就会发刚痉。这个时候病毒就会进入我 们的脊髓神经,跑到脑部去,于是就开始发痉。而刚痉跟柔痉是不一 样的,一个是有汗。一个是无汗,记住我的话。临症上看就是这样子, 有汗,栝蒌桂枝汤,无汗,葛根汤,千万不要弄错。这时病人的病情 是非常紧急,所以绝对不能在此时出错,更且我们开的是经方,病人 服后是一剂就知,生死是立竿见影的,所以我一再跟大家讲,你只要 记得,有汗就是桂枝汤,有汗同时又有柔痉时就加入栝蒌根,讲的这 样明白再记不住,我也没有办法了。由于这种症状的发生是因为热在 体内没有办法宣泄出去,于是热就只能往上冲,结果热到病人整个脑 部,造成头上壮热难耐。气上冲胸口就是整个胸部都胀起来,肚子却 很小,也因为热气往上冲,于是『口噤不得语』,就是病人的牙齿咬得很紧的意思。当病人发痉病的时候,要注意预防病人会把舌头咬断 掉,所以一定要把病人的舌头撑开来,千万不要让病人咬到自己的舌 头。 『欲作刚痉』,这也是葛根汤证。欲作刚痉跟已经刚痉都是葛根 汤证,欲作刚痉之时「老师他还没作刚痉啊!那就下吃葛根汤了!等 到出现刚痉后再吃。」你如果是这样想,就大错特错了。刚痉时当然 是要立刻给病人吃葛根汤,千万不要有疑虑。「老师,欲作才是!」张 仲景是说欲作时可用,那刚痉时该怎么办呢?不能看着病人等死,还 是要用葛根汤的。使用葛根汤时要特别注意剂量该用多少,必须要重 用葛根,才是真正的葛根汤,如果葛根是四钱,桂枝、炙甘草、芍药 都是二钱,这时候麻黄是三钱,桂枝芍药都是减量,重用葛根、再来 是麻黄、再来才是桂枝的剂量,你如果说:『老师!剂量开太过了!』 葛根汤的剂量是有原因的,因为麻黄要靠桂枝才会到达皮表,之后麻 黄再把皮肤毛孔打开来汗就出来了,如果麻黄开得少,桂枝开得多于 麻黄,结果桂枝到了肌理后,麻黄还在后面,汗就发不出来。所以麻 黄的剂量一定要开的重于桂枝的剂量,同时要再加强葛根的剂量,如 果葛根开二钱,麻黄开四钱,结果病人喝药后就无法将体内的津液提 升到太阳经上,仲景先师重用葛根的剂量,目的就是要让葛根先行, 开出最大剂量的就是葛根。葛根下去把肌肉里面的水先发出来,发出。 来以后还没有到皮肤表面,这时麻黄就跟着来了,麻黄一到,毛孔就 开了,加上桂枝跟着过来,将肌理中的积汗一推就把这些积汗通通顶 出来了。这就是仲师的四三二一黄金比例。
如果你开了二三四,葛根还没有去清,桂枝已经先去了,桂枝顶 了半天汗没有出来,病人就会头昏。『怎么发汗发不出来?』好不容 易麻黄到了,流一点点汗出来,结果表汗去了些,但是囤积在肌肉里 面的汗,还是没有尽去,就会造成汗流出来,后项却还是几几然的, 病人还是有壮热。所以仲师开立处方的时候,他的技巧很多是出在剂 量上面,更厉害的是我们临床上去看时,他的这个剂量病人喝下去后, 可以把病人得病的病毒与残留的余毒一起排出体外,而不会伤害到好 的津液。然后他还设计一个方子,这个津液发出去的时候因为是从肠胃里面发出去的,发完津液以后如果小便没了,就代表水没有回到胃 里面来,我们水出去是要回头的,不是要让体内的水全部出去,如果 是这样,葛根汤下去就完了,因为病人脱水了,为了让正常的津液不 受损耗,所以后面加有生姜、甘草、大枣,这样设计处方的目的,就 是预防万一水发散太过,无法回头,这些药可以刺激肠胃产生津液, 还有也可以吃五苓散来收敛表水,使水马上回到肠胃里面来。所以经 方的设计方式,不单是处方内容简单,药物选用是俯拾可得,连剂量 都设计得完美无缺。
连建伟:
本条是讲刚痉的正治法。栝蒌桂枝汤治柔痉,葛根汤治刚痉。刚痉是无汗的。“太阳病”,表示病人发热、恶寒。“无汗”,按理小便应该比较多,因为汗是津液所化,小便也是津液所化。而现在“小便反少”,说明阴津已伤。病人还有“气上冲胸”,说明无汗、小便少是因为营卫三焦之气不通。气机不通,气反而向上冲胸。病人牙关紧闭,不能说话,说明马上就要抽筋了,所以叫“欲作刚痉”。病人马上就要角弓反张、项背强急,所以要用葛根汤来治疗。葛根汤实际上是桂枝汤加了麻黄、葛根两味药。因为无汗,所以加麻黄、葛根。麻黄、葛根能够发汗,开腠理,并且葛根能舒筋脉。因为病人小便少,所以本方还有芍药,根据《神农本草经》的记载,芍药能够养阴,利小便。按理无汗不能用桂枝汤,因为桂枝汤里有芍药,芍药酸敛,而现在还是用桂枝汤,因为芍药能利小便、养阴。以上两条都是论述痉病的治疗:柔痉用桂枝汤加栝蒌根,即栝蒌桂枝汤。刚痉也用桂枝汤,加葛根和麻黄。因为刚痉无汗,所以要用发汗、开腠理的药物。本来无汗不能用桂枝汤里的芍药,而现在小便少,所以用芍药来养阴、利小便。
仲景之热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》
仲景之湿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桂枝汤,麻黄汤,桂枝麻黄各半汤》
仲景之湿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》
仲景之寒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小柴胡汤,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》
太阳病的条辩:相关经方《》